一把小扫帚 扎出致富路
9月22日,鲁山县瀼河乡赵楼村村民王五一大早就上山查看毛竹的生长情况,为今年扎扫帚做准备。
赵楼村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附近山上的野生毛竹是做扫帚的好材料。王五因需照顾年迈多病的母亲,不能外出务工,家庭收入有限,2013年被认定为贫困户。
2015年,市房产事务服务中心对口帮扶该村。2016年6月初,时任驻村第一书记张团结动员王五扎扫帚增加经济收入,为此王五犹豫了很久。“主要是不好卖。”王五说,他曾经拉着做好的几把扫帚,骑行20公里去集市销售,结果一把都没有卖掉。一把扫帚,要历经上山割毛竹、晾晒、整理、捶打、竹篾捆扎、整形等工序,较为费时,万一卖不掉就白费工夫了。
张团结得知他的顾虑后,自己垫付了460元的货款。“放心扎吧,我们帮你卖!”市房产事务服务中心所属对口帮扶党支部发动亲朋好友卖扫帚。2016年6月14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王五第一次一口气卖出去100把扫帚。
王五的母亲王秀云老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拉着记者的手说:“张书记真是俺家的恩人呐,有一天下大雨,张书记特意来查看俺家的土坯房,叮嘱我厨房那间不安全,先不要进去,帮扶人会给俺送饭。”
王秀云告诉王五,跟着驻村干部和帮扶人走不会错。第二年,尝到甜头的王五继续扎扫帚。一任第一书记走了,下一任接着帮他卖。王五的扫帚,先后卖给学校、林场、物业公司……4年来,王五先后卖出扫帚1170把,收入17550元。2019年,王五家光荣脱贫。
2019年,在驻村干部和村“两委”的引导下,王五家易地搬迁,他和老母亲有了两室一厅50平方米的新房子。日子越过越红火的王五主动找到村党支部书记王小军,申请到了村上的公益岗位,一年又多了6000元的收入。
市房产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向东告诉记者:“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要紧紧抓住技术扶贫这个‘牛鼻子’,瞄准贫困村实际条件,增强贫困户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培养,让贫困户走上可持续的脱贫致富之路。”(记者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