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房产事务中心!今天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协议

引进项目 发展产业 “造血式”扶贫让赵楼村蜕变

11.JPG

9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鲁山县瀼河乡赵楼村,只见紧临省道233的山坡上,占地近10亩的光伏电池板一字排开,在太阳下熠熠生辉。


赵楼村共有437户村民,其中贫困户152户。该村人均耕地仅0.4亩,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产业基础几乎空白。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市房产事务服务中心对口帮扶赵楼村,通过推进光伏发电站、“生猪千头线”等扶贫产业项目,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还带动了贫困户增收,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为了找片适合的地块,扶贫干部可费了不少功夫。”光伏电站维护员、村民杨恒才说,光伏电池板对安装位置有要求,要选在光照好、易维护的荒坡才行。在扶贫干部的带领下,他们先后在村子里反复选择、对比最佳位置,最终选了这块荒地。


这块荒地让赵楼村从此摘掉了没有村集体收入的“帽子”。光伏电站于2018年初正式并网发电,国家电网以每度0.36元的价格收购电力,另外每发1度电还可享受相应补贴。目前,该电站年收益达12万元,主要用于村级公益性支出和贫困户帮扶。


12.JPG

在该村的两条“生猪千头线”项目现场,记者看到生猪已经出栏。“生猪千头线”(每条线一年可出栏1000头生猪)项目由政府出资建设,项目建成后交付村集体,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赵楼村村民李同欣租赁经营“生猪千头线”项目后,每年向村集体交纳租金10万元,这笔收入的40%用于村里公益事业的支出,余下的60%用于支持贫困户脱贫致富。获得稳定收益的李同欣还办起了制饼厂,吸纳同村十多位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该村贫困户赵娟已在制饼厂打工两年多了。她说:“以前全靠外出打零工,村里照顾俺,给俺安排了这份工作。每天早上6点多上班,下午两三点就能回家,不耽误接孩子、干家务活儿,还能在家门口赚钱,俺可满意了。”


13.JPG

在该村距离省道233不足1公里处,去年刚刚投产、主要从事现代化全自动蛋鸡养殖的星粲农牧有限公司分拣车间里,3名工人正忙着将新鲜的鸡蛋装箱,然后供应市区多家超市。今年起,该公司可为赵楼村贡献4.65万元的租金收入。


14.JPG

市房产事务服务中心主任马琳告诉记者,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造血式”扶贫,实现了赵楼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共同增收的双赢局面。(记者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