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房产事务中心!今天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协议
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要闻

简政放权提效能——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综述

20200115.jpg

志愿者在新华区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引导市民使用自助服务设备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王尧 摄


202001152.jpg

2020年,我市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大数据基础建设,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办理事项的方便度、快捷度,企业和群众通过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事665万次,网上办件受理率77.2%。


建平台提效能


2020年,我市完成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与省平台实现对接,构建了覆盖市、县、乡、村的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完成工程项目审批系统建设,形成跨部门、全在线、全流程、全事项审批管理系统,办理流程都在平台上进行,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豫事办平顶山分厅建设应用成效显著,已上线涉及公积金、医疗、社保、公安、教育、民政、税务、住建、金融、法律等诸多政务服务和社会服务事项,并不断推送涉及民生的高频办理事项,目前已经上架事项275项,其中非查询类事项227项。全市豫事办App注册使用人数突破140万人,并保持日均6000人的速度持续增长。


同时,我市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开展事项“最小颗粒化”梳理工作,完成认领并发布市级政务服务事项2086项,完成比例为94.4%;推动网上办事由“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97.4%的事项承诺“不见面”审批,排名全省第5;即办件占比53.0%,排名全省第6;事项办理单点登录占比96.4%,排名全省第6;承诺时限压缩比例为87.4%,排名全省第8;网上办件受理率77.2%,排名全省第8;办件涉及业务办理项发生率76.2%,排名全省第5;人均办件量为1.1,排名全省第3。


优化服务模式


“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新型审批服务模式,已成为市级综合实体政务大厅的常态。我市设立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融合线上线下建设项目审批;组建了工程建设项目帮办代办专班,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解答咨询、协助准备、代办手续等服务,进一步完善了工程建设项目咨询辅导机制,变“企业跑腿”为“政府跑腿”,最大限度减少了企业和群众跑腿的次数;针对办件量大、办事频率高且紧密关系民生的不动产、税务、房产、社保、医保五部门部分事项开展“周末不打烊”服务;市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大厅建成投用,集中了不动产、房产、社保、医保、税务、公安、公积金等部门70多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市民只需通过身份核验即可在自助服务机上办理,其中二手房交易自助网签备案、房屋维修基金自助缴纳、失业补助自助申报、不动产等多种电子证照自助领取等功能均为全省首创;继续加大“就近办”工作力度,梳理下放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认定、失业登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等29项政务服务事项到乡(镇、街道);对商事登记、不动产、公积金等业务进行政银合作,通过投放自助服务机等方式将相关事项办理延伸至银行网点,便民成效显著。


提升监管水平


2020年,我市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对各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实时监察,建立红黄牌预警制度,督促各单位安排专人进行定期检查,稳步降低红牌率;全面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实现服务事项、评价对象、服务渠道全覆盖。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评价体系,实现政务服务网、豫事办App(小程序)、大厅评价设备、二维码、自助服务终端等多种渠道可评。企业和群众“好差评”参与度不断提升,2020年以来,市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共收到企业和群众主动评价215.7万件,好评率99.99%,差评按期整改率100%。此外,我市聘任首批政务服务社会监督员15名,通过社会监督员对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面临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以社会监督为手段,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政务服务能力。


同时,我市与国家权威机构深入沟通,通过强化调研,初步形成新型智慧城市实施方案;完成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作,电子政务外网网络覆盖深度延伸到村一级;市政务云平台建成投用,大力推动全市政务系统迁移上云,实现全市政务信息系统的集中存储、计算。


随着我市“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营商环境进一步变好,办事更加高效、便利,服务更加周到、优质”成为人民群众的普遍感受。


审批程序简化,监管能力加强,服务水平提高,是我市“放管服”改革的不懈追求。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市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工作互促互进,让“放管服”改革为“建设全国转型发展示范区、争当中原更加出彩样板区”注入更加强大的动能。(本报记者 韩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