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旧择新 向绿而行 把平顶山发展推向新境界
□中共平顶山市委书记周斌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市长张雷明
在“十三五”收官之际,回望5年历程,特别是今年以来,脱贫攻坚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多重考验,让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走过的艰辛和不平凡,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平顶山在变。这种变是全方位的,是发展理念上的巨大变化,是高质量发展成效上的巨大变化,是体制机制创新上的巨大变化,是人民幸福感获得感上的巨大变化,是政治生态和精神面貌上的巨大变化;这种变是添重彩的,省辖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由2016年全省第16位跃至第8位,“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成绩单”。
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成功获批,尼龙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尼龙棉纺印染基地纳入全省布局,千亿级中国尼龙城强势崛起,“1+7”制造业新体系加快形成,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刷新了转型发展的“高度”。绘制产业链、企业分布、核心技术、市场分布“四张图谱”,开展顶尖科研机构、专家人才、知名企业、国家行业协会“四个拜访”,实施营商环境“寻标、对标、创标”,凸显了开放招商的“精准度”。舞钢公司的高品质特殊钢绿色高效电渣重熔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省科技进步奖数量排全省第2位,跃薪5G无人采矿技术国内领先,真实生物抗艾新药阿兹夫定正进行三期临床试验、在治疗新冠肺炎上取得良好效果,全市拥有创新引领型企业36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3家,市高新区挺进全国高新区100强,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0万户,夯实了创新创业的“厚度”。郑万高铁开通运营,沙河复航开通在即,鲁山机场、洛平漯周高铁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两环九放射”城市快速路网和“四好”农村路多线铺开,加快了互联互通的“速度”。全市2个贫困县、512个贫困村、33.1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大气、水污染防治攻坚成效显著,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全域生态循环水系建设、露天矿山和采矿沉陷区综合整治擦亮了生态底色,获评省重点民生实事先进单位,展现了发展惠民的“温度”。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3项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问题楼盘化解、农村基层党建、机关党建、基层“八多”治理、招商引资等多项工作在全省介绍经验,提升了对外形象的“美誉度”。放眼鹰城大地,各项工作勇于争先,各个方面争创一流,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迎来了临门一跃、圆梦出彩的关键节点。
奋进“十四五”,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起“建设全国转型发展示范市、争当中原更加出彩样板区”的时代使命,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产业成链、发展成片、生态成圈、治理成网,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以实际行动、过硬成果践行“两个维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鹰城开好局、起好步。